关于近期全球资金出现“大调仓”情况,外资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仍然处于历史低位,然而美联储在此阶段开启降息周期将促使全球资金再平衡,在叠加中国出台多项重磅政策,当前已迎来配置中国资产的较好时点。其中最受益的还是A股市场,标志着在未来它乃蕴含丰富的投资机会。
资金流入中国股市,海外资产遭抛售。
在全球降息潮的大背景下,资金纷纷流入中国股市,而海外资产则面临着被抛售的局面。数据显示,随着美联储降息,中国股市迎来了大量资金流入。以 A 股市场为例,近期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明显增加,众多外资机构纷纷增持 A 股上市公司股票。例如,摩根大通在 9 月 26 日增持中国平安 3986 万股 H 股,9 月 27 日又分别买入中国太保 H 股 2.67 亿港元、比亚迪 H 股 17.91 亿港元、青岛啤酒 H 股 2.42 亿港元。
与此同时,海外资产却遭受抛售。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元资产吸引力的下降,使得投资者纷纷调整资产配置。在美联储降息后,资金流出美元资产,寻求更高回报的投资机会,而中国股市因政策利好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预期,成为了资金的重要流向地。
外资看好中国资产,配置比例有望提升。
外资机构普遍看好中国资产,认为中国资产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中国资产的估值更具性价比。富达分析称,目前主动型资金对中国股票的配置比例为 5%,处于历史低位,而历史高位为近 15%。中国市场的估值仍位于历史低位,同时也低于海外大多数主要市场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政策红利为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中国经济正逐步摆脱传统的增长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的新质生产力带来新的增长动能,为资本市场孕育了更多优质投资机会。
此外,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资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资产不仅在估值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在政策支持下,结构性机会持续涌现,后续将成为全球资金增配的最佳选项之一。多位头部私募人士透露,此前对中国市场保持谨慎的部分大型海外机构,近期通过申购中长期业绩稳健的私募基金来增持中国资产。预计未来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急涨后震荡调整,仍吸引海外资金流入。
近期 A 股在经历一轮急涨后出现了震荡调整,但这并没有阻挡海外资金流入的步伐。多家机构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 A 股市场在全球资本市场中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例如,景顺投资高级基金经理刘徽指出,中国股市此前一轮行情主要由流动性推动,个人投资者参与程度较高,使得市场在快速冲高后回落,近期的调整主要是因为获利回吐,继续向下调整的空间不大。
从资金流向来看,高盛发布的全球资金流向报告显示,在截至 10 月 30 日的四周内,中国境内股市获得 243.85 亿美元净流入。这表明海外资金对 A 股市场的信心依然较强。此外,外资机构的持续看好也为 A 股市场带来了积极的信号。多家国际投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纷纷表示看好中国股市的发展,强调政策支持将推动市场继续走强。
政策面经济面支撑,A 股未来值得期待。
从政策面来看,中国政府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 “组合拳”,为 A 股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还能改善企业的盈利预期,促进市场的投资热情。例如,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零售数据有所改善,一线城市房地产成交量出现较好的反弹,同时一线城市房价也有止跌回稳的迹象。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良好的韧性。制造业和服务业均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为 A 股市场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同时,随着全球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以降息为主,宽松的外部环境将为 A 股上涨营造良好的氛围。FXTM 富拓特约分析师黄俊预计,A 股 和港股从 11 月到明年 1 月或迎来小阳春行情,主要原因是未来三个月内外部环境比较友好。
综上所述,尽管 A 股市场在急涨后出现震荡调整,但在政策面和经济面的有力支撑下,未来仍值得期待。海外资金的持续流入也将为 A 股市场带来更多的活力和机遇。
恒生指数连续大涨,优质标的受关注。
近年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恒生指数连续大涨。国庆假期期间,港股更是交投活跃,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恒生指数收涨,创多年以来新高,周涨幅显著;恒生科技指数也大幅上涨。在这波行情中,港股中的优质标的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3 年港股中被认为优质的股票有腾讯控股(00700.HK),作为中国互联网巨头,拥有海量用户和数据以及出色技术实力,股票表现稳定,投资者可长期持有。贵州茅台(06018.HK)作为中国白酒行业领军企业,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产品,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率使其股票具有较高成长性和防御性。恒生电子(00818.HK)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领导者,提供全面金融信息服务和解决方案,受益于中国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和创新。恒瑞医药(03320.HK)专注于创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涵盖多个领域,享受中国医疗市场快速增长和政策支持。万科企业(02202.HK)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者,业务多元,覆盖多个城市和海外市场,具有较高品牌价值和稳健经营管理。比亚迪(01211.HK)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企业,拥有完整产业链和核心技术,受益于政策扶持。海康威视(002415.HK)是中国安防行业领导者,提供智能视频监控产品和解决方案,受益于智慧城市建设。顺丰控股(002352.HK)是中国快递物流行业领导者,提供高效物流服务,受益于市场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三一重工(00631.HK)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领导者,提供工程设备和服务,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白云山(00874.HK)是中国中药行业领导者,拥有知名品牌和产品,具有较高成长性和防御性。此外,联想集团(00992.HK)也被视为优质标的,南向资金连续加仓,股价大涨。港股市场优质个股陆续发布中报,港股消费 ETF (159735) 表现突出,小米集团、名创优品、金山软件等领涨。
估值低吸引力强,全球资金有望流入。
港股被认为是全球估值洼地。从纵向来看,无论近十年还是近五年,当前港股估值都仍处于历史低位。截止 2024 年 5 月 30 日,恒生指数的市盈率(TTM)仅有 9.54 倍左右,恒生科技指数的市盈率(TTM)也仅有 23.09 倍,均处于指数成立以来 30% 以下的历史分位。横向对比来看,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的股市基本都创下阶段新高,日经 225 指数和美国主要股指当前的市盈率 TTM 都在历史分位点 70% 以上,有些板块美股较港股的估值溢价甚至高达 300%。
在全球降息潮下,港股估值低吸引力大。“中国资产吸引力强” 是许多外资机构对 A 股和港股的最新判断。随着宏观环境变化,全球机构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中国资产不仅在估值方面具有更具成本效益的优势,而且在政策红利的指导下,结构性机会将继续出现。未来,港股将成为全球增加资本配置的最佳选择之一。当前,美联储降息的时点渐进,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都有望迎来拐点。伴随着资金回流,港股市场将迎来估值的进一步修复。全球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港股市场内部基本面的改善等多重积极因素,使得港股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稳健的上涨趋势。全球资金有望流入港股,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1. 全球流动性改善,A 股估值处低位。
全球流动性迎来宽松周期,这为 A 股市场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目前 A 股的情绪、估值等多个指标已显示出底部信号。据平安证券分析,目前 A 股市场各大主要指数的估值水平均位于历史 20% 分位以下,处于历史低位状态。随着美联储降息,全球流动性正式迎来宽松周期,中国货币政策运作空间进一步改善,资金风险偏好也有望得到提升。若四季度稳增长增量政策得到进一步确认,则市场有望打开反弹空间。例如,上海证券报指出,美联储降息 50 个基点落地,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市场情绪,上周 A 股整体企稳,沪指小幅回暖,全周上涨 1.21%。
2. 期货市场走强,中国资产吸引力大增。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称,中国期货市场资产配置的吸引力持续提升,客户权益稳步增长,目前已达 1.09 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初翻了一番。期货市场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宏观形势研判、产业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已上市 93 个期货、期权产品,产品体系涵盖农产品、能源、化工、金融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期货市场运行质量明显提升。中国期货市场为公募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提供了重要渠道。今年 7 月,中国公募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的持仓规模相较 2020 年初分别增加了 1 倍、1.5 倍和 2.6 倍,期货市场在居民资产稳健增长和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方面贡献了积极力量。目前,中国居民财富主要配置于房产等实物资产,证券类资产比重很低,期货市场在服务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方面还大有可为的空间。随着期货市场的走强,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大。
长期发展来看目前除了股市,中国的债券市场等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中国债券的收益率相对较高,在全球低利率环境下,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投资选择。